今年是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第十年。十年来,随着多层次服务体系的建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缓解,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不断提升。
恰逢“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下称“广东中行”)积极部署推动,总结十年普惠金融发展经验,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履行金融为民、富民、惠民、便民之责。
数据显示,广东中行普惠金融规模在2021年初突破1000亿元,2023年6月突破2000亿元。截至3月末,普惠金融贷款超2700亿元,当年新增320亿元,连续多年以超30%的速度增长。
多措并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
广东中行认真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提供金融助力。自2016年成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以来,广东中行先后打造集合银、政、投、企等多方资源为一体的“中银科创+”“中银惠制造”“中银知惠行”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在全省设立30家科技支行,为各类科创主体搭建“政银合作+服务平台+支持体系+特色方案”的一体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创新创业大赛是企业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广东中行主动对接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赛事,在比赛现场嵌入金融服务,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自2017年起,广东中行已连续七年作为银行业特别支持单位参与“双创大赛”,引入金融活水支持创新创业。截至2023年末,已累计为近1600家参赛企业提供超过100亿元的授信支持。
轻资产、成立年限短是科创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遇到的障碍。广东中行积极创新产品服务方案,相继推出“专精特新贷”“广东科企支持贷”“中银惠制造”“中银技改贷”等服务方案,精准匹配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截至2月末,广东中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超2100亿元,较年初新增超80亿元。
赋能县域,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是国家的根脉,“三农”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2021年,广东中行在普惠金融事业部正式加挂“乡村振兴金融部”门牌,将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覆盖面。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
为帮助“三农”主体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广东中行搭建“乡村振兴南粤行”平台活动进县入区,集合政府单位、监管机构、供销系统、担保公司、保险机构、涉农协会等力量,深入县域为农企农户提供“融资+融智”全方位服务。构建“科技+金融”的助农服务模式,与省农科院携手推出“中银农科贷”服务方案,助力处在孵化阶段的农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实现真正的助农惠农。
广东中行已为肇庆罗氏虾养殖、清远红茶种植、台山鳗鱼养殖等种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产业配套多个差异化产品,精准滴灌当地乡村振兴。截至3月末,为各类涉农主体提供贷款支持超2000亿元,当年新增超18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中行2023年7月推出的“整村授信”服务方案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选为年度创新案例。该方案以村为单位,整合零散资源,帮助农户实现从“抵押担保才能贷”到“诚实守信就能贷”。
立足民生,全力支持稳岗就业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也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广东中行积极开展“惠如愿·千岗万家”稳岗扩岗专题活动,携手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金融助企稳岗扩岗专项融资服务方案》,服务各类小微企业及就业创业人员。2023年,累计向超过7300家小微企业客户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近330亿元,帮助稳岗超50万人、扩岗近万人。
广东是全国流动人口大省,丰富的资源吸引着大批新市民的到来。为持续提升新市民归属感、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广东中行推出《“惠新共富”新市民普惠金融服务方案》及新市民十条服务措施,在营业网点打造“新市民服务港湾”,为新市民群体提供产品宣传、金融知识普及、便民服务等配套服务。目前广东中行辖内已组建了69个“新市民服务港湾”,截至3月末,累计为超过5600户新市民发放个人经营贷款超90亿元。
广东中行坚持金融惠民导向,先后开展“惠商户·促消费”“兴商助业普惠行”等活动,主动走访大型商圈,网点周边3公里,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截至3月末,已累计为超过3.6万户个体工商户提供超300亿元个人经营贷款支持。
十年来,广东中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定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以高质量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站在新起点,广东中行将坚定践行金融报国初心,凝心聚力,奋力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中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