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澳门大学科技学院电机与电脑工程专业博士生杨起帆与南方电网广东直流配用电研究中心工程师杨锐雄热烈讨论着关于智慧城市配电柔性化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下一步研究计划。该项目将在南方电网公司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中进行研发。
南方电网广东直流配用电研究中心工程师向澳门大学博士生介绍在运行中的电网关键装备相关参数(周卓英 摄)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独特的地理优势,与澳门高校通过共建研究机构等方式,共同开展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巧妙打破学术与实践的边界,加速探索未来新型配电系统技术方向,为两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赋能,助力粤澳两地“双碳”目标实现。
探路粤澳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杨起帆是粤澳产学研合作的一名“先行者”,2023年的暑期,杨起帆来到南方电网广东直流配用电研究中心实习。在研究中心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他设想将人工智能引入变流器的设计中,构建变流器的数字孪生系统,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关键设备的设计效率,还能显著提升电网的数字化水平。
让杨起帆收获颇丰的实习之旅,“结缘”于南方电网公司与澳门大学开启的产学研合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高标准建设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构建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推动合作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
围绕这一目标,南方电网公司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统筹考虑国家所盼、行业所趋,瞄准工业绿色低碳(电力)领域的关键技术挑战和紧迫需求,2022年携手澳门大学围绕绿色低碳(电力)领域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和基础性问题,从创新源头和技术底层联合开展科研攻关,针对支撑能源电力系统碳中和的前沿技术紧密开展科研合作。
在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助理院长、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戴宁怡眼里,双方的合作充分结合了粤澳两地的优势,对推进粤澳绿色能源发展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她表示:“澳门大学有科研、国际化的优势,而南方电网公司有世界级电网的运营管理、产业实践优势,双方在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打通粤澳产学研合作新链条
毗邻澳门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让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成为落实粤澳电力联合科技攻关的先锋队。
2023年,广东电网公司与澳门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智慧城市的紧凑高效环保型配网柔性化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项目,该项目是科技部“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之一。
“澳门人口密度极高,面临着供电走廊紧缺、电网容量提升受限、网络损耗亟待优化等问题,需要我们高校科研力量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想出解决方法。”课题组技术骨干、珠海供电局工程师杨锐雄告诉记者。
对此,课题组在原有交流配网线路的基础上引入直流技术,实现配网柔性化,有效提升高密度、窄通道负荷区域的供电容量,从而有效提升土地使用率,同时降低配电网升级改造成本。
与此同时,珠海供电局与澳门大学联合开展柔性配网数字孪生装备研发及应用技术等研究,持续探索我国未来新型配电系统技术方向。
澳门大学科技学院电机与电脑工程专业二年级硕士生朱江舸是其中一位参与者,在与课题组成员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构建控制参数评估的数字孪生模型,他看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提升电网设计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的潜力。近期,他听闻共享实验室将上线柔性配用电和智慧能源等实验平台时,表示非常期待。戴宁怡对此也满怀憧憬:“相信这里将成为培养粤澳能源革命创新者们的摇篮。”
通讯员/沈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