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瞰”创新 走近我国的大科学装置

遥感“瞰”创新 走近我国的大科学装置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下面我们就通过遥感卫星数字地球技术一起去我国的几个大科学装置,感受一线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2023-02-08 15:10

国际首次!中国空间站种出的水稻种子回家了

国际首次!中国空间站种出的水稻种子回家了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随舱下行的载人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运抵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据了解,水稻和拟南芥种子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2022-12-06 12:01

古高度定量重建技术揭秘青藏高原“长高史”

古高度定量重建技术揭秘青藏高原“长高史”
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丁林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发表综述文章,揭秘青藏高原的“长高史”和背后的动力学机制。
2022-08-02 09:25

中国研制,时速620公里!“贴地飞行”何时梦圆?

中国研制,时速620公里!“贴地飞行”何时梦圆?
如果把火车的轮子去掉,让它沿着轨道上方十多毫米的地方悬空疾驰,并且还能跑出620公里的时速,甚至有一天会超过飞机的速度……这还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火车”吗?
2021-01-22 11:40

天通一号03星发射成功 中国航天发射迎来2021年开门红

天通一号03星发射成功 中国航天发射迎来2021年开门红
1月20日0时2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发射迎来2021年开门红。
2021-01-20 14:39

包含20亿天体!中外科学家联合发布巨幅宇宙二维天图

包含20亿天体!中外科学家联合发布巨幅宇宙二维天图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北京时间1月14日,国家天文台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团队和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国际合作项目团队联合发布最新巨幅宇宙二维天图,为即将开始的新一代宇宙学红移巡天铺平了道路。
2021-01-14 17:30

远望6号船完成7次海上测控任务

远望6号船完成7次海上测控任务
12日下午,中国远望3号与远望6号船相继返回位于江苏无锡的母港,圆满实现了2020年度试验任务。
2021-01-13 15:56

嫦娥四号唤醒进入第26月昼工作期 已工作736个地球日

嫦娥四号唤醒进入第26月昼工作期 已工作736个地球日
嫦娥四号迎来了第26月昼,“玉兔二号”月球车于1月7日10时29分唤醒。
2021-01-08 16:31

嫦娥五号轨道器开始太空新工作

嫦娥五号轨道器开始太空新工作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与返回器在距离地球5000公里处实施分离,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轨道顺利执行规避机动。
2020-12-31 14:43

一箭双星!中国“十三五”宇航发射任务顺利收官

一箭双星!中国“十三五”宇航发射任务顺利收官
12月27日23时44分,长征四号丙遥三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卫星和搭载的一颗微纳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0-12-28 16:07

长八首飞!长征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来了

长八首飞!长征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来了
12月22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将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的首次飞行任务。
2020-12-22 15:03

嫦娥五号“太空打水漂”返回地球,五星红旗永久留在月面

嫦娥五号“太空打水漂”返回地球,五星红旗永久留在月面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嫦娥五号任务新闻发言人裴照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嫦娥五号携带的五星红旗随着陆器永久留在了月球,返回器以“太空打水漂”的方式返回地球。
2020-12-17 14:53

“怀柔一号”咋传递引力波“情报”?从外空发“短信”!

“怀柔一号”咋传递引力波“情报”?从外空发“短信”!
“怀柔一号”GECAM卫星科学应用系统副总师郑世界介绍,通常情况下,卫星上探测得到的天文现象和天文数据,必须通过地面的接收天线下传,地面科研人员才能进一步分析处理
2020-12-10 08:41

嫦娥五号告诉你,如何在38万公里外“深情拥抱”

嫦娥五号告诉你,如何在38万公里外“深情拥抱”
2月6日清晨,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返回组合体在月球轨道上,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轨道自动无人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
2020-12-07 09:34

欧洲空间局祝贺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落月

欧洲空间局祝贺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落月
当地时间12月1日晚,欧洲空间局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的消息,并向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祝贺。
2020-12-02 14:57

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20-11-24 08:04

嫦娥五号即将升空,“挖土”之旅或可改写月球历史

嫦娥五号即将升空,“挖土”之旅或可改写月球历史
11月17日,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1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
2020-11-19 10:31

长征五号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长征五号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11月17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1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
2020-11-18 16:16

我国成功发射天通一号02星 将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我国成功发射天通一号02星 将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11月12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0-11-13 07:55

中国第37次科考队乘“雪龙2”号出征南极

中国第37次科考队乘“雪龙2”号出征南极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考察任务。
2020-11-10 14:48

一箭十三星!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一箭十三星!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1月6日11时1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NewSat9-18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和八一03星。
2020-11-06 12:31

实验室造出黑洞吸积盘微小物质

实验室造出黑洞吸积盘微小物质
由俄罗斯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MEPhI)、日本大阪大学和法国波尔多大学专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在激光实验室条件下创建出黑洞吸积盘的微小物质,并对其进行研究。
2020-11-03 15:23
13:09 广州多区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请注意防范
广州多区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请注意防范

据@广州天气消息,受偏西南方向移近的雷雨云团显著加强影响,预计未来1-3小时广州市越秀区、天河区有中到强雷雨,累积雨量10-30毫米,并伴有6-8级短时大风和强雷电。

[详细]
04:17 黄埔涌步行桥预计8月完工
黄埔涌步行桥预计8月完工

近日,随着一片重达161吨的钢梁精准吊装至指定位置,黄埔涌步行桥首片钢梁顺利完成架设,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详细]
04:17 广州市内免税店要来啦!

广州市内免税店要来啦!5月16日,记者获悉,为共同开拓广州市内免税店免税业务,广百股份官宣与中免集团、岭南控股、白云机场拟共同投资设立中免市内免税品(广州)有限公司(暂定名,最终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定为准),拟集合各家企业资源与业务优势,经营与发展广州市内免税店免税业务。

[详细]
04:17 白云山索道收费新标准出炉 上山单程每人每次25元

5月1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明确白云山风景区索道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函》,明确白云山风景区索道新收费标准。

[详细]
04:17 迎接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旅游日 广州多个博物馆免费开放

5月18日和19日,随着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旅游日相继来临,广州多个博物馆免费开放,多个景区门票享有五折、八折优惠。

[详细]
04:17 周末广州雷雨增多 伴有强对流天气 未来一周雨雨雨
周末广州雷雨增多 伴有强对流天气 未来一周雨雨雨

4月以来,基本上每个周末广州都在下雨,算上接下来的周末雨,已经是第七个周末下雨了。广州市区昨天白天多云间阴天,午后出现中雷雨。

[详细]
21:20 优惠范围扩大!广州白云山索道收费新标准出炉
优惠范围扩大!广州白云山索道收费新标准出炉

5月1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明确白云山风景区索道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函》,明确白云山风景区索道新收费标准。白云山索道上山单程全票25元/人·次,半票13元/人·次;下山单程全票价格为20元/人·次,半票价格10元/人·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