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展示的机器人产品。
8月26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佛山专场)暨佛山市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大会对《佛山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佛山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同步成立佛山市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此外,大会对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智能机器人产业园进行授牌,众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产品与服务。
35亿元基金打造大湾区智造新引擎
发布会上,众多佛山企业带来了自己的最新产品。一个直径大约13厘米的传感器便能让人形机器人获得“力觉神经”,感知动作的力度;一块重量仅310g的智能关节模组,便能让人形机器人做出各种精细动作;一根细如发丝的激光扫过,电脑中立马生成最优焊接轨迹和姿态……活动现场,前沿创新产品与服务集中发布。
会上发布《佛山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从关键技术攻关、智能机器人开发应用、培育优质企业、人才评价与激励、数据要素交易流通、产业投融资、产业基础能力建设、算力资源应用八大方面给予“真金白银”支持。
其中,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总投入不少于5亿元资金,聚焦智能机器人的控制器及控制系统、减速器及传动系统、传感器及视觉系统、高性能电机、灵巧手及末端执行器等关键技术,以产业化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梳理项目清单,给予单个项目最高5000万元资金支持。在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方面,依托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等产业载体提供概念验证、中试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提供不少于100万平方米的产业孵化空间支持,对遴选入驻的科技型初创企业,租约期内实行阶梯式租金扶持。在产业投融资方面,在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体系下设立不少于35亿元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方向子基金。
80多家企业合力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现场,佛山市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80多家成员单位,将形成多元协同的产业发展合力。据介绍,联盟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开放共享”的原则运行,构建了由成员大会、理事会、秘书处、专家委员会组成的组织架构,重点聚焦产业链协同、资源对接与政策落地,致力搭建“政策—企业”直通桥梁,建立上下游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技术研发、产品配套、场景应用等环节深度合作。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举办行业交流展示活动,打造产业人才储备库等工作,助力佛山迈入“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阶段。未来,佛山将充分发挥联盟的平台与枢纽功能,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加强要素保障,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鹏飞、黄健源、冯嘉敏 通讯员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