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巧手”雕蛋壳。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文静 摄
大洋网讯 昨日,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AI创新产品和机器人技术已渗透到诸多行业,从高风险高难度的救援与工业领域,到田间农业种植,再到AI支付、AI健康管家、AI医疗、AI养老等,一幅幅智慧生活“蓝图”展现在大众面前。在开幕式主论坛上,大咖们纵论人工智能的未来与创新,人工智能进入以持续学习为核心的“经验时代”,潜力将远超以往。
人类数据红利正逼近极限
未来,人工智能会朝着哪些方向发展?2024年图灵奖得主、“强化学习之父”理查德·萨顿发表演讲时表示,人类数据红利正逼近极限,人工智能正在进入以持续学习为核心的“经验时代”,潜力将远超以往。如今大多数机器学习的目标,是把人类已有的知识转移到静态、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AI上。但现有的方法不能生成新的知识,不适合持续学习,而持续学习对智能的效用至关重要。
对于本轮人工智能迭代引发的行业变化,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表示,从代码开源变为资源开放是AI时代的革命性变化。“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是推动AI往前走的必需环节。”王坚表示。
机器人“巧手”雕蛋壳
国内机器人的职业能力逐步提升,所涉及的行业领域不断扩充。在一个模拟的废墟场景中,一只机器狗通过机械臂稳稳地“救出”仿真婴儿,它通过多模态传感器扫描生命信号、清除石块,出色地完成了救援任务。越来越多科技厂商投入研发,让机器人应对工业与救援中的高难度、高风险场景,包括进入人迹罕至的野外勘探、在工业巡检中操作电箱闸刀、矿洞爆破、废墟救援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庆杰教授表示,工业巡检和应急救援是机器人“落地”后最具价值的两大场景。当前,机器狗的移动能力较为成熟,但精细操作仍是行业痛点。
在现场,一款自适应机器人通过灵敏的力觉感知与先进的力控能力,能对鸡蛋壳等易碎、复杂的曲面进行精准雕刻。该展台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款自适应机器人已用于国内一些汽车品牌的整车组装与巡检工作,并跟家电企业有合作。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