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大洋网
广州
广东
中国
国际
热评
财经
社会
◆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入
彩色的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找回密码
注册
◆
◆
您好,
[ 注销 ]
首页
菜单
生活
life.dayoo.com
天天315
活动专区
名医大讲堂
您的位置:
大洋网首页
>
美食
雨水润大地 馔饮祛寒湿
为应对“倒春寒”,这段时期广东的饮食习惯以祛湿和平补暖身为主。
2022-02-28 15:49
雨水节气将至 “双豆”祛湿走起
雨水季节,由于降水增多,湿气较重,养生方面要注重健脾祛湿,赤小豆、白扁豆这样的“红白双豆”则是日常祛湿的好帮手。
2022-02-16 16:35
三豉酱凉瓜炒牛肉
美食家庄臣推荐了一道美味菜谱:三豉酱凉瓜炒牛肉。
2022-02-16 16:20
年轻人正在改变节日饮食习惯
“民以食为天”没毛病,吃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2022-02-15 17:33
传统糕点“减龄”应先减糖
近年来,国潮文化盛行,在新消费形势下,传统糕点产业纷纷开启了“减龄模式”。
2022-02-15 15:15
一吃火锅就拉肚子?健康吃火锅,把握这七点
下雪天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火锅,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但吃火锅也是很讲究的,要想安全又健康地吃火锅,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2022-02-14 15:50
鱼滑烧肉煮萝卜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道菜——鱼滑烧肉煮萝卜的做法。
2022-02-09 16:47
吃“鲜”吃“精”不囤货 过年拒绝“胖三斤”
随着饮食健康这一概念逐渐得到重视,越来越多人对春节假期暴饮暴食说“不”,人们新年饮食习惯也呈现出了营养均衡、食材新鲜讲究、量少而精的趋势。
2022-02-09 16:47
胡椒粒土猪煲淋芥菜
天气湿寒时,人们烹食经常运用胡椒和生姜。中医认为生姜性凉,所以这次用去皮的姜烹制这道菜——胡椒粒土猪煲淋芥菜。
2022-01-19 15:59
舌尖经济增长快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个性”,消费者对饮食的要求越发多元化。
2022-01-19 15:58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为7178元
近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1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22-01-19 11:10
多吃粳米益气养阴(中医养生)
粳米是稻米中谷粒较短圆、黏性较强、胀性小的品种,全国各地均产。
2022-01-19 11:1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如何放心食用鸡肉?
鸡肉还是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肉类,易消化、好吸收。但是如何更放心、更安全地食用鸡肉?可以听听专家的科普。
2022-01-17 15:46
特殊保护“一老一少”群体食品安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对外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典型案例。
2022-01-06 15:27
粤菜后继有人,说出与“李”的美味情缘
12月27日下午,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的小礼堂里,2021李锦记企业奖教学金颁奖仪式正在进行中,优秀学生代表徐永豪与在座的师生们分享自己与李锦记结下的美味情缘。
2021-12-28 17:54
反对食品浪费必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剑指多个食品浪费环节,再次将“反对浪费,节约粮食”提上日程。
2021-12-21 16:47
初冬丰收季 叹尽乡村美味
踏入12月中旬,省内各种冬季应季食材纷纷上市,是时候自驾去乡间撒野摘菜,来一次亲子游及合家欢美食之旅了。
2021-12-14 16:12
墨鱼干冬笋排骨汤
金衣白玉,蔬中一绝,此时又到了小编最爱的冬笋上市季节。
2021-12-08 11:34
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陆续启动
今年以来,众多重磅政策和文件都强调,要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提升产业价值、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2021-12-08 11:35
面酱茄子蒸鱼嘴
面酱在日本被称为“味噌”,由大豆、大麦、小麦等发酵而成。而广东的面酱则由黄豆、面粉、盐等组成。面酱本身的鲜味源自于谷氨酸钠,能与多种鱼肉共烹。
2021-12-08 11:34
杂菌花胶煲乌鸡
秋冬补益汤水,肺脾肾虚及需要增强免疫力者。
2021-12-07 16:31
凉瓜干贝焖腩肉
近期“晴燥”的气候,适合进食一些清润的菜式,凉瓜干贝焖腩肉就是其中一款。
2021-12-07 16:31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大洋微信
广报汇
广州24小时
15:27
《广州市工业产业区块管理办法》出炉
近日,《广州市工业产业区块管理办法》正式印发,进一步规范全市工业产业区块管理,保障工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
[详细]
09:04
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广州20日起回暖
受强冷空气持续影响,广州18日夜间至19日夜间云量仍较多, 局部有零星小雨, 最低气温10℃左右; 20日,白天起云量减少, 最高气温逐渐回升,但早晚仍寒凉。
[详细]
04:15
跟着文化地标游广州⑧丨陈家祠:百粤冠祠
在广州市中山七路,有一座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陈氏书院。
[详细]
04:15
为了这届全运会,广州这座城市有多拼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开幕以来,如同一扇窗,映照出一个活力满满的广州。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广州着力推动“体育+”深度融合,促进体育与文化相融、与科技互动、与旅游联动、与城市共生,把全运带来的流量转化为广州发展的能量。
[详细]
04:15
特药目录进一步扩充!2026年度“广州惠民保”上线
继“穗岁康”启动征缴之后,又一款广州市民专属的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上线。11月18日,2026年度“广州惠民保”上线发布会顺利召开。
[详细]
09:51
广州推行电动自行车违法“三选一”劝导教育
记者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获悉,11月17日起,广州市在重点路口路段设置劝导教育点,加强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提醒纠正,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实施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将被指引至劝导教育点选择接受“三选一”劝导教育或者处罚。
[详细]
15:49
全球首台地下“变形金刚”在广州首发
11月18日,在深达50多米的芳白城际(芳村—白云机场北)施工现场,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顺利始发,标志着这一新技术首次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实践运用。“变径一号”就像地下“变形金刚”,直径可以伸缩调整,既能挖隧道又能挖站台。
[详细]
大家都爱看
|
这一次,又是钟南山
广州
|
《广州市工业产业区块管理办法》出炉
热闻
|
全运会网球男单展开巅峰对决 商竣程吴易昺会师决赛
热评
|
以体育为笔,绘城市性格
|
日本名古屋高速公路公司确诊1名新冠病毒感染者
回到顶部
大洋社区是广州日报集团旗下大洋网的互动平台,致力打造广州最具人气、最具影响力的综合论坛。报料投诉民意通,同声同气老友记,我爱我家亲子乐,广州生活百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