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的集团美云智数出海企业数字化售前服务报告会上,美的出海发展的亲历者、内部认证顾问讲师黄剑峰,为前来“取经”的数家企业代表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出海经验分享。面对当前众多企业涌向海外的热潮,黄剑峰从美的近四十年的探索实践出发,不仅展示了美的卓越成果,更揭示了美的“事业部长跑”背后的核心逻辑与务实路径,为寻求突围的企业提供了深刻启示。

业绩说话:从“先行者”到“引领者”的扎实足迹
分享伊始,一组数据直观展现了美的全球化的实力:截至2025年9月,美的在全球已拥有63个生产基地,其中泰国空调工厂更是成为家电行业首座海外“灯塔工厂”。2024年,美的集团全球营收突破4000亿元,海外营收高达1690亿元,其卓著的出海成就使之成为国内企业争相学习的标杆。黄剑峰回顾,美的出海始于1985年何享健先生率队赴日考察学习的“睁眼看世界”。正是这一步的先机,让美的在1986年便成功将风扇出口,避开了国内红海,赚取“第一桶金”。当去年出海成为行业共性选择时,美的早已通过提前布局的23个海外基地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并通过收购东芝、库卡、TEKA等高端品牌进入利润收割期。

破解迷思:“借力打力”与“苦练内功”的双重智慧
针对在场企业家普遍感叹“美的模式虽好,但前期投入巨大、难以复制”的困惑,黄剑峰分享了一个关键思路:出海未必需要自带巨额资金。“可以优先寻求与外国企业合作,巧妙利用其资金收购目标企业,再结合中国制造的优势与对方渠道优势实现共赢分红。”这一“借刀杀人”的策略令不少与会者惊掉下巴。但他紧接着强调,此操作看似取巧,实则需要深厚的“内功”支撑。“这个经营管理的‘武功秘籍’,就是事业部制。”黄剑峰指出,美的的持续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早年在内部建立起的事业部制管理体系,它赋予了各业务单元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这正是应对复杂国际市场的核心能力。“与其盲目出海‘交学费’,不如先在国内扎实掌握事业部制的精髓,带着这套成熟的管理模式出海,方能事半功倍。”
人才视角:个人与企业出海的广阔天地
对于企业普遍担忧的出海人才问题,黄剑峰并未空谈理论,而是用三个鲜活的人生故事,生动诠释了海外市场所蕴含的无限可能。他鼓励年轻人与专业人士打破“躺平”心态,主动看向海外,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国内看似平凡,到海外却能大放异彩。” 黄剑峰分享了一位前同事的传奇经历。这位同事当年在美的内部,由于部门竞争激烈,业绩表现并不突出,甚至一度面临被优化的边缘。然而,他毅然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前往越南发展。凭借在美的积累的市场嗅觉和商业头脑,他从零开始,切入当地尚不成熟的服装品牌经销领域。历经多年深耕,他不仅成功将品牌做大做强,更一跃成为当地知名的华商富豪。“上次回国参加侨联大会,他已是风光无限的成功典范。”黄剑峰感慨道,“这说明,国内卷不动的赛道,海外可能还是一片蓝海。”

如果说企业平台为出海提供了初始动能,那么个人专业技能的“硬实力”则是在异国他乡安身立命的根本。黄剑峰接着讲述了另一位技术同事的逆袭故事。这位同事在国内的技术团队中并不算最拔尖,但他选择远赴日本,进入一家大型企业从事技术研发。面对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他沉心静气,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技术攻关中,以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逐渐赢得了日方同事与领导的尊重和信赖,最终力压本土精英,晋升为公司技术高管。“他的经历证明,真正的专业能力是全球通用的通行证。”

最令人动容的,是黄剑峰分享其美术老师郭志明先生的“银发出海”故事。郭老师年届六十退休后,随子女移居新西兰。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他没有选择安逸养老,而是从社区菜市场为路人画碳素描像开始,重新起步。其深厚的中国水墨画功底和独特的指墨画技艺,在当地迅速成为一种文化新奇观,吸引了大量当地居民追捧。不仅作品被争相收藏,他更因此被当地艺术界发掘并引荐,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其融合东方哲思的艺术作品甚至受到了奥克兰市长乃至新西兰总理的接见与赞誉,颇具戏剧性的是,郭老师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后,其影响力迅速“回流”国内,惊动了中国美术界,使得这位一度被淡忘的画家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完成了个人艺术价值的“出口转内销”与辉煌重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年龄、赛道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你能否在一个相对稀缺的新环境中,将自己的独特价值最大化。” 黄剑峰总结道,这对企业寻求差异化出海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总结:出海是“取经路”,戒定慧方能修成正果
最后,黄剑峰坦言,出海之路绝非坦途,必然伴随险阻与失败案例。他将之比作“重走西游取经路”,企业和个人都需秉持“戒、定、慧”,戒除浮躁贪大,坚定战略定力,提升智慧与适应性。美的亦是从小企业起步,凭借不辞辛苦、久久为功的坚持,才最终“修成正果”。他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内功扎实,中国企业和个人都能在全球化浪潮中收获丰盈成果。此次分享,黄剑峰不仅传递了美的的出海经验,更在于启发企业:成功的全球化,是一场基于扎实管理、战略耐心和人才智慧的“长期主义”征程。
(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