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图
步行街人气旺盛。
昨日,记者从中山市石岐街道办事处获悉,五一假期之前,孙文西路步行街将开放,商铺可同步经营,随着骑廊得到加固,步行街将实现从里子到面子的改变。
当地将举办招商推介会
记者了解到,香山古城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孙文西路步行街凤鸣路至太平路段,长度约500米,占地面积约43543.57平方米。
今日上午,石岐街道办事处将举行香山古城商户签约暨招商推介会,将有20家商户现场签约。此前当地已经对31个商铺进行了预招商。
据介绍,孙文西路步行街招商优先考虑自营文化品牌项目、特色IP创意类项目、非遗类文化保护项目等。
石岐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配合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工程进度,在“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策划举办了多场高水平、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并推动更多文化阵地向社会开放,引入文艺团体、社会机构,常态化开展音乐会、文体比赛、非遗展演、闯关剧游等活动。
五一期间商铺可正常经营
香山古城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项目早在2022年11月16日由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完成立项,孙文西路步行街新一轮改造升级启动。
当前,孙文西路正在采用“南北分侧、先北后南、依次施工”的方式和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完善基础设施和解决建筑安全隐患,为后续业态升级提供条件。施工项目包括开挖骑廊,进行排水排污、低压管线等市政管网的入户施工;加固骑廊,保证骑楼二、三楼可恢复正常使用;改造修缮加固孙文西路步行街沿街外立面以及出现结构问题的危房、历史建筑和文化建筑。
孙文西路预计5月前完成主街北侧骑廊地下支管入户和私房改造,保证商铺开放经营,9月底前完成主街南北两侧骑廊施工,12月底前完成香山古城保护活化一期项目整体完工。“预计今年五一之前五一期间商铺可正常经营。”相关负责人透露。
古城“一条街”活化“一座城”
记者了解到,中山将谋划推进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四、五期工程,推进孙文西路南北两侧背街小巷、烟墩山悦来路周边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利用烟墩山山体景观资源,打造休闲山径、户外草坪、观景平台、活动广场等立体化公共休闲空间,推动山脚阜峰里、庆隆里、三元庙和主街南侧瓮菜塘、仁里街等片区打造集步行游览、商业消费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前期工作。
在创新方面,将从“沉睡资产”变为“文化IP”。当地将在改造过程中同步开展预招商工作,将步行街范围由西到东划分为寻味香山区、侨乡风尚区、香山古韵区、活力香山区,引导布局特色餐饮、文化创意、非遗及老字号等多元业态组合;探索“香山主理人”模式,持续深化“月上烟墩”“岐江之夜·乐伴香山”文旅IP。联动文创公司开发设计富含石岐特色和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培养一批“小导游”提供讲解服务,打造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着的古城”。
相关链接
记忆中的孙文西路
孙文西路是中山商贸文化发展的见证地。孙文西路旧称迎恩街,是隋唐时期进入香山的官道,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孙文西路自古以来就是商业中心,宋元时期的十八间是城市商业最早形成的区域,明清时期的城西旺市见证了香山商业的发展,清末民初形成的大量老字号店铺及商业行会仍保留至今,至民国时期修建拓宽,形成了如今以孙文西路为中心的骑楼商业步行街,见证了中山商贸文化的发展历程。
孙文西路是中山华侨文化展示地和中山骑楼街代表。中山华侨遍及世界,华侨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是侨乡建筑,如洋楼、骑楼等。孙文西路两侧建筑多为华侨或侨属投资所建,融合了西式建筑风格,同时保留了岭南建筑的文化元素和南洋风情,形成了具有近代中国特色的商业街,是中山骑楼街建设的代表。
孙文西路是香山铁城出西门过天字码头通往广州的重要通道和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孙文西路是香山铁城出西门过天字码头通往广州的重要通道,见证了孙文西路商业发展的历程。同时,孙文路是中山市历史城区“山—水—城—河—湖—街”格局中的中轴与纽带,整体保留了清代和民国初年的建筑群体和城市格局,是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孙文西路沿线连续的建筑群,多是清朝、民国时期所建设,形成县城向西通往岐江的历史遗产廊道,见证了中山近代城市发展。
孙文西路是中山模范县建设的典型代表。孙文路建于1921年,是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山第一条马路,保存了与中山商业、文化等历史名人相关的重要建筑,体现了近代中国香山的名人文化。孙文西路是香山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孙文西路是中山人民集体记忆的承载地。孙文西路曾是中山商业的中心,店铺林立,繁荣兴旺。中山第一家照相馆、新华书店、麦当劳等都开设于此,承载了许多“老石岐”的集体记忆。大庙下一带的喧闹景象、模范电影院的电影时光等是50、60后的集体记忆;红星冰室买玻璃厂雪砖、中山百货开业、洋快餐麦当劳开业、三轮车摩托车穿街走巷等是70、80后的集体记忆;凤鸣路的电器街、金都城和逢源商业街的逛街购物等是90后的集体记忆。
文、图/广州日报新媒体记者姜永涛 通讯员万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