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市教育局发布的2026年中小学校校历通知,2026年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为1月31日至3月2日;春节假期为2月15日(年廿八)至23日(初七),共9天,被誉为“史上最长春节假期”。
这一假期结构的变化,不仅拉长了团圆的时长,更悄然重塑着春节出游的逻辑。

寒假春节出境游需求旺盛,总体价格并未上涨
11月16日,岭南控股广之旅发布《2026年寒假春节出境游趋势报告》。报告指出,自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春节放假调休9天”以来,该社春节寒假产品咨询预订量较2025年同期上升约40%。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需求旺盛,出境游产品总体价格却与去年基本持平,欧洲中西欧、东欧、巴尔干及中亚高加索等目的地因航班运力恢复,价格甚至较去年同期下降5%–10%,为计划长线旅行的消费者带来利好。
从当前热度看,法瑞意、西班牙葡萄牙、北欧、埃及、东欧、新西兰、韩国、俄罗斯、巴厘岛、澳洲成为十大热门出境目的地。刚刚宣布恢复赴当地团队游的加拿大也成为2026年寒假春节的一匹“潜在黑马”。
旅行社方面预计,超长假期预计带动两类目的地走俏:一是长线免签国,如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巴尔干、中亚、迪拜及持澳签可免签入境的新西兰;二是飞行时间短的周边国家目的地,尤其是东南亚海岛。

波段化出行兴起,三类人群“错峰有术”
2026年寒假与春节重叠,且春节位于寒假中后段,使得以往“春运式”集中出行的传统模式被打破,形成了三个特征鲜明的“出行波段”,“周期更长、人群分层、动机多样”成为新趋势。
根据报告,第一波高峰将出现在春节前(2月8日–14日),亲子家庭为主力。他们将利用春节前的时间窗口,选择10天–15天的出境长线产品,避开高峰期的人群与价格高位。
第二波集中在春节假期(2月12日–23日),将覆盖全客群,尤其是“上班族”。不少游客计划在2月12日(年廿五)前后“抢闸”出发,拼年假打造11天–12天的“超级假期”,其倾向选择欧洲、南美、中东非、澳新等长线目的地,主打“一次玩个够”。
第三波出现在假期中后段(2月19日–25日),主力是注重性价比的“精明型游客”。其多选择初三(2月19日)后出发,利用假期尾段价格小幅回调的时机,挑选5天–7天的中短线产品,实现“错峰兼省钱”。
旅行社分析认为,春节假期的延长不仅降低了单日客流压力,更为家庭游客在超长假期内进行“长线+短线”组合式旅游创造了条件,将有效拉长市场消费周期。

亲子“游中学”、青年“轻松玩”、家庭“私享团”成三大消费亮点
整体出游意愿走高的背景下,不同客群展现出差异化的旅行偏好与消费动机。
亲子家庭更看重“游中学”的深度体验。报告显示,超五成受访家庭计划在寒假安排一次8天以上的出境长线游。他们对旅行内容的需求更加多元,期望通过行程拓宽孩子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25岁–35岁年轻客群成为“轻松玩”的主力。《报告》显示,该年龄段计划利用假期出境游的比例较往年提升40%。他们既追求个性化、轻奢与猎奇元素,也注重性价比,青睐行程中有充足自由活动时间的产品。
30岁–45岁的核心家庭客群则更倾向于“一家一团”的私密旅行方式。相关咨询意向较2025年增长约60%,显示家庭游客对出游品质和灵活度的要求不断提升。
此外,邮轮产品也成为春节新宠,咨询量同比上升40%。广州、香港出发前往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地的5天–10天航线受到关注,包括爱达邮轮地中海号、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丽星邮轮领航星号等。

【记者观察】
“超长假期”有望重塑春节旅行方式
综观此次发布的报告可见,2026年春节迎来的不仅是一个更长的假期,也意味着一次旅行观念的升级。“波段化出行”正成为市民应对长假的新策略,“分层化产品”则反映出旅游市场正从粗放走向精细。
当前,亲子家庭不再满足于“打卡拍照”,而是追求“旅行即教育”;年轻人不愿被行程捆绑,转而拥抱“可控的自由”;核心家庭则把“私密与灵活”置于价格之前,愿为定制化服务买单。
随着假期结构的变化与消费理念的成熟,可以预见,未来的春节或将不再是“返乡或出游”的选择题,而是成为一场融合了探亲、休闲、学习与体验的复合型生活方式实践。在这样的需求迭代中,旅游市场将走向更丰富、更具备人性化的新阶段。
文 | 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詹小澜
图 | 李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