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大洋网首页 > 美食

椰子莲藕花生煲老鸭

椰子莲藕花生煲老鸭
椰子莲藕花生煲老鸭,配合椰皇、花生,有养血滋润的作用,本身老鸭也滋阴润燥,很适合秋季天气干燥时食用。
2021-10-21 18:05

姜葱花蟹炒蛋

今天的姜葱花蟹炒蛋,其中的炒蛋要做得出彩,讲求烹饪时对火候和时间的把控,炒至蛋液刚刚凝固就是最佳状态。
2021-10-20 16:32

李锦记飘香“社区邻居节”,是什么让广州街坊拍手称赞?

10月28日下午,以“邻里秀厨艺 共享街坊情”为主题的“社区邻居节”进行得如火如荼。
2021-11-01 11:11

健脾猪肚汤

秋冬很多人会进补,要想效果佳,得有好脾胃的助攻。要想健脾胃,经常会使用到党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等都是煲汤常见的原料。
2021-10-19 17:31

“窝心烹制,‘锦’上添花”,李锦记烹饪课堂开课了!

近日,在广州一个如诗如画的生活馆中,李锦记联合广州日报共同举办的“窝心烹制,‘锦’上添花”亲子烹饪课堂开课了。
2021-11-02 11:47

肯德基红骑士新形象即将“出街”

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于明年2月开幕,百胜中国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赞助商,将在餐饮服务领域为赛会贡献力量。
2021-10-27 14:47

拍蒜豆豉酱爆花甲

花甲是常用的食材,与沙甲不同的是,花甲的外壳有扇形散开的凹坑和淡褐色的斑点,要注意辨别。
2021-10-19 17:31

谁在数落螺蛳粉的“灵魂”?

被称为“螺蛳粉的灵魂”的酸笋,以其独特的味道吸引了大量爱好者。网上对此众说纷纭,然而,酸笋真的是垃圾食品吗?真的如此“不健康”吗?
2021-10-15 10:25

李锦记联合美食达人直播揭秘酱油的诞生

10月20日,国际厨师节当天,李锦记联合美食达人“茉莉”走进新会生产基地,探秘一瓶酱油的诞生之旅。
2021-10-25 14:06

用不粘锅做饭,吃了会致癌吗?

不粘锅对于家中掌勺或者喜欢做饭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神器。但是网传称不粘锅致癌,这是真的吗?那不粘锅还能用吗?
2021-10-15 10:23

多吃鸡肉有什么害处?

以往研究没发现吃禽肉和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间有关。但多吃鸡肉的确和几种疾病相关。
2021-10-11 18:01

“外卖在线”守护舌尖安全

日前,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推出“浙江外卖在线”数字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网络餐饮从后厨到餐桌、从加工到配送、从线上到线下、从商家到骑手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2021-10-11 16:37

市场快速复苏迎来升级新趋势

市场快速复苏迎来升级新趋势
餐厅预订火爆,饮品店排起长龙,美食街熙熙攘攘……国庆假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接触型消费加快回升,餐饮消费加快恢复。
2021-10-11 16:38

文艺范十足的月饼

文艺范十足的月饼
和以往不同,今年的月饼除了馅料推陈出新之外,还纷纷将传统文化融入了设计和包装中,让小小月饼也有了“文艺范”。
2021-09-16 17:43

海南鲜食椰子价格翻番

海南岛鲜食椰子的价格屡创新高,目前海口市场上的椰子零售价较去年已翻番。
2021-09-16 17:43

椰浆无花果炖桃胶

9月,南方也进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脾胃健运,能将津血化源充足化阴,这个秋天不妨多多煲个甜汤。
2021-09-10 17:39

西洋菜皮蛋肉片汤

来到秋天,找不到不喝西洋菜汤的理由。
2021-09-01 11:35

节瓜白贝煮花蟹

美食家庄臣在此推荐一道美食——节瓜白贝煮花蟹。
2021-09-01 11:35

洋葱番茄焖牛腩

洋葱有发散风寒、增进食欲的功效。广州人认为牛腩比较燥热,今天介绍的做法将洋葱与番茄佐之,能起到平衡的作用。
2021-08-31 15:37

处暑过后口干口苦?老鸭汤煲起来

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市针灸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陈丽兰推荐了一道土茯苓薏米老鸭汤,不妨一试。
2021-08-31 14:21

蜜瓜螺肉瘦肉汤

蜜瓜、响螺齐煲清暑热之余又能滋阴,非常适合初秋饮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响螺是高嘌呤的海鲜产品,高尿酸人士需要避开。
2021-08-31 14:21

花旗参甘麦大枣饮

甘麦大枣汤是非常有效的安神汤剂,小麦养心、调理脾胃,大枣补气益气、滋养心脾,炙甘草则能补脾益气,此方常用于安心促眠,睡得好自然精神好。
2021-08-31 10:50
大洋微信二维码

大洋微信

广报汇微信二维码

广报汇

15:27 《广州市工业产业区块管理办法》出炉
《广州市工业产业区块管理办法》出炉
近日,《广州市工业产业区块管理办法》正式印发,进一步规范全市工业产业区块管理,保障工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 [详细]
09:04 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广州20日起回暖
受强冷空气持续影响,广州18日夜间至19日夜间云量仍较多, 局部有零星小雨, 最低气温10℃左右; 20日,白天起云量减少, 最高气温逐渐回升,但早晚仍寒凉。 [详细]
04:15 跟着文化地标游广州⑧丨陈家祠:百粤冠祠
跟着文化地标游广州⑧丨陈家祠:百粤冠祠
在广州市中山七路,有一座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陈氏书院。 [详细]
04:15 为了这届全运会,广州这座城市有多拼
为了这届全运会,广州这座城市有多拼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开幕以来,如同一扇窗,映照出一个活力满满的广州。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广州着力推动“体育+”深度融合,促进体育与文化相融、与科技互动、与旅游联动、与城市共生,把全运带来的流量转化为广州发展的能量。 [详细]
04:15 特药目录进一步扩充!2026年度“广州惠民保”上线
特药目录进一步扩充!2026年度“广州惠民保”上线
继“穗岁康”启动征缴之后,又一款广州市民专属的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上线。11月18日,2026年度“广州惠民保”上线发布会顺利召开。 [详细]
09:51 广州推行电动自行车违法“三选一”劝导教育
广州推行电动自行车违法“三选一”劝导教育
记者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获悉,11月17日起,广州市在重点路口路段设置劝导教育点,加强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提醒纠正,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实施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将被指引至劝导教育点选择接受“三选一”劝导教育或者处罚。 [详细]
15:49 全球首台地下“变形金刚”在广州首发
全球首台地下“变形金刚”在广州首发
11月18日,在深达50多米的芳白城际(芳村—白云机场北)施工现场,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顺利始发,标志着这一新技术首次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实践运用。“变径一号”就像地下“变形金刚”,直径可以伸缩调整,既能挖隧道又能挖站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