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即孤独症)辅助诊断系统(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甄晓洲)
“我们进行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并不是以发论文为导向,而是希望真正将成果应用到临床中,服务患者,提升医疗服务的效能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中山三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主任刘子锋
11月1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和《NEJM(新英格兰杂志)医学前沿》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医工交叉创新论坛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医学AI领域权威专家、学者等就医学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最新进展、多模态病理与影像组学的创新应用、医疗机器人以及AI驱动的精准医学实践等热点议题进行讨论。
中山三院院长戎利民教授介绍,该院2018年率先联合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成立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并与国内各大AI研究机构合作,在鼻窦炎、儿童行为发育及肝脑疾病三大医疗AI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期,该院专家团队推出国际首个肝细胞结节深度学习诊断模型,通过提升肝癌病理诊断效能,帮助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此外,该院定制版ChatGPT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中,有望于近期内测,将助力医生跨学科学习,缩短年轻医生的学习曲线。
戎利民认为,作为中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开放的政策环境以及丰富的创新资源,正逐步成长为全球医疗AI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地。这里汇聚了众多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高等学府以及高科技企业,共同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将为医疗AI技术的突破与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肝细胞结节深度学习诊断模型
精准诊治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而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治的重要一环。中山三院病理科邵春奎教授、陈健宁教授课题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肝细胞结节深度学习诊断模型,辅助病理医师提升早期肝细胞癌的诊断能力。
临床实践中,肝细胞结节穿刺活检获取的组织量极少,结节通常只有几厘米大小,而穿刺针获取的组织可能只占结节体积的万分之一,要获得精准诊断,需要病理医师的火眼金睛和丰富经验。由于病理诊断的工作量很大,病理医师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可能会因疲劳导致结果不够客观,而且不同医生之间的诊断水平也存在差异。
人工智能在识别微小可疑结节方面具有优势,甚至可以识别到肉眼难以识别的病理特征。经过多中心验证,目前该院研发的AI肝细胞结节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达到高年资病理专科医师水平。人工智能病理诊断结果还要经过病理医师的复核和把关,才会出具给患者。
陈健宁介绍,该院正在推进将传统的病理玻片转化为数字化切片,最终打造“全数字化病理科”,进而搭载AI病理诊断模型,赋能病理医生。
部分AI辅助诊断应用
鼻窦炎
针对慢性鼻窦炎分型诊断耗时长、准确率不高的痛点难点,中山三院鼻科医工交叉团队创新研发全球首个慢性鼻窦炎病理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实现慢性鼻窦炎亚型的快速精准诊断,成功转化2个产品、构建1个云平台,发布全球首张慢性鼻窦炎人工智能病理诊断报告,获国家卫健委医学人工智能主题赛一等奖。
孤独症
在儿童行为发育领域,中山三院邹小兵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荧惑”系统,运用AI技术对自闭症(即孤独症)患儿进行辅助诊断,并生成具有临床可解释性的行为范式,诊断准确率高达88%。该系统荣获首届广东省优秀医疗成果奖,并已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得十余项发明专利授权。
诊前咨询大数据模型
中山三院技术团队与中国联通合作,正在研发面向大众的融合诊前咨询、辅助诊断的大数据模型,初步计划明年4月向公众推出。届时,患者到该院就诊前,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进行预约、问诊、获得诊前有效导诊;医生则可通过AI辅助诊断“减负提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与患者进行交流。
记者观察
AI虽好 仍需“人”来加持
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医疗行业格局,成为驱动医疗科技革新与进步的核心引擎。AI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深度挖掘医疗数据的潜在价值,为医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诊断精度与决策支持,推动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的精准实施,并实现了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全面、持续监测与精细化管理。这一系列变革不仅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还有效降低了医疗成本,为患者带来了实质性的福祉与希望。
医院的实践显示,在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管理等临床关键环节,AI技术的融入展现了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与潜力。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广泛应用,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治疗策略制定,再到远程医疗与智能监护系统的普及,AI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更加高效、精准、人性化的医疗生态系统。然而,伴随其快速发展,如何有效规避技术风险、确保数据安全、维护患者隐私以及实现伦理与法律的合规性,成为当前AI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粤港澳大湾区医工交叉创新论坛上,多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观点:“AI虽好,仍需‘人’的加持。”无论是创新的初心和“归宿”,技术的攻坚、政策的实施落地,还是围绕人工智能展开的医工交叉融合的深化,来自患者的临床需求、来自一线医生的智慧输出,工程师的点石成金和企业的合力托举,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一位专家表示,目前临床医生在推动创新方面热情高涨,而在工程师团队对临床的了解、深度参与以及来自企业的支持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温”。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周晋安、甄晓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