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坚持中西医协同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为满足人民健康的战略需求,实现中医药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破解中西医协同发展难题,2023年广东省中医院在拥有近百年发展历史的骨伤科室基础之上成立了骨伤科专科医院。专科医院副院长陈博来介绍,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以专病为抓手,优化人才储备机制,实践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医院上下同心,探索推进,致力打造“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快速发展的示范型专科医院,并取得良好进展。
陈博来副院长
优化顶层架构 扎实推进建设一流骨伤医教研高地
广东省中医院成立于1926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中医院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全国著名的岭南骨伤科名家何竹林、蔡荣等曾在医院骨伤科行医坐诊、传道授业,之后黄宪章、岑泽波、邓晋丰、刘金文等名家承前启后,开创中西医结合之路,培养了现今林定坤、陈博来、陈海云等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专家,形成并实施了适用于各种骨科疾病、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方案。科室已成为目前国内诊疗服务量大、综合能力强的骨伤科之一,近五年年均收治住院患者1.9万人次,手术1.75万人次。
陈博来介绍,骨伤科专科医院在原骨伤科室基础上成立,自2023年8月成立以来,持续优化顶层架构,以亚专科为单位,坚持同质化发展路径,下设颈椎病专科、脊柱微创中心、髋关节专科、膝关节专科、中医正骨科等,成立专门教研院及实验室。“包含了两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一个是生物力学实验室,另一个是脊柱退变性疾病实验室,”他进一步介绍,骨伤科专科医院以脊柱微创中心、颈椎病诊疗中心为发展重心,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临床研究院,建立了“临床基地-研究所-教研室”的架构,开展“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科学研究,目前承担众多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项目,最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推动临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另外,骨伤科专科医院肩负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专业课程的设计任务,“在课程设计上突出中西医协同理念,以更贴近现代临床疾病的诊疗需求。”陈博来表示,进一步完善从本科到博士后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医学人才及时补充到临床及科研队伍中,为医院发展续力。
以专病为抓手 创新完善中西医协同诊疗方案落地
据悉,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专科医院目前共有18个临床科室,实际开放正式床位515张,脊柱床位近200张,每年脊柱手术量超5000台,脊柱内镜手术1200余台。规模发展至今,陈博来认为,以专病为抓手,中西医协同诊疗方案落地是关键。
他进一步介绍,骨伤科专科医院走以脊柱微创中心为发展重心,携带其它亚专科发展的路径,坚持“中医+微创”理念,以中医优势贯穿骨伤疾病全周期,率先提出“中西医协同精准辨治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学术理念和创新诊治方案。他表示,大部分骨科类疾病,属于退变性损伤,出现临床症状时医生要及时辩证施治,分清症状层次。若患者症状轻微,要提前进行中医干预,比如通过中医正骨、内服中药、练习八段功、八段锦等调整体质、补益气血、疏通经络等,以缓解症状。
但对于部分疑难病症,无法用中医手法复原的严重关节错位、先天脊柱畸形、重度椎管狭窄导致的神经性损伤、脊柱肿瘤等,会采用现代医学技术精准治疗。2011年,一位刚经历过肾脏手术的81岁老年患者的家人慕名找到陈博来询问可有救治的机会,据悉该患者肾脏问题解决了,但出现了脊椎感染的医源性损伤,剧烈腰痛无法下床。经过缜密思考与详细计划,陈博来决定大胆采用当时医院刚刚开展的微创手术,在患者腰部开了一个1cm的小洞,从洞里穿到椎体,把受感染且已腐烂的组织清创完毕,再放回一根电线般粗细的引流管,很快减轻了患者病痛,“经过精心医治,10天左右患者就出院回家了,又高质量地活了7年。”据了解,医院开展脊柱微创技术已经20余年,组建了一支技术过硬、工作高效的医护团队,形成了“防治康养”于一体的治疗体系。其中原创的Endo-ACDF和Endo-P/TLIF两个代表性术式居全球领先,且已开发了配套工具并获得系列专利。陈博来表示,“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成事,必须团队作战。”
另外,在患者营养协助、术后康复方面,医护团队会通过制定营养餐、应用针灸按摩疗法、创新药方等,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在脊柱微创围手术期促进病人快速康复的优势。比如针对痰湿为主的患者,研发了健脾化湿的药方。他表示“中药及针灸的应用,能够加快康复速度和确保康复效果。”
目前医院已牵头制定和推广脊柱中西医协同临床路径6项,制定脊柱微创中国专家共识2项。
医护团队
储备优质人才 多措并举大力提升科室业界影响力
中西医协同的关键在“人”。陈博来主抓脊柱微创中心人才队伍建设,为年轻医生增设了多项国内外学习交流的机会。他认为“一个好的外科医生首先要是一个优秀的内科医生,要有内科诊断思维与综合分析疾病的能力,才能设计出最优的治疗方案;其次在临床经验的积累中要有科研创新思维,形成理论成果,助力临床;另外每周进行患者病历资料复盘,建立资料库,以便随访。”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骨与关节培训项目广东分中心负责人和广州地区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陈博来带领团队连续12年主办岭南脊柱微创高峰论坛,如今该论坛已经成为我国脊柱微创领域的“金名片”。“论坛意义有二,一是邀请业内专家传授技术,为全国脊柱微创专家提供一个展示技术的学术平台;二是向业内展示我们科室的技术水平,加强交流。”陈博来表示。
每年开展脊柱内镜培训班,至今已开展了4期国际培训班和30多期国内培训班,为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名骨科和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了培训机会与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脊柱微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复杂疾病和急危重症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陈博来认为探索专科、学科发展新模式是时代所需、人民所求,医院上下一心,团结合作,笃定朝着创新型、研究型、引领型专科医院的发展目标不断前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具质效、更有性价比的中西医协同健康服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