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不是小瓶饮料喝不起,而是大瓶装更有性价比。”高温炙烤下,便利店的饮料冷柜里,不少1L容量起步的饮料登场,成为消费“新宠”。
近日,记者观察到,今年的饮料越来越“大”,从1L到2L容量的饮料比比皆是,饮料企业加码推出大容量产品。高性价比的大容量饮品正成为高温之下的消费新热点。
日前,东方树叶1.5L装一登场,就冲上“热搜”。实际上,早在东方树叶之前,不少饮料企业已默默加码“大容量”。记者调查见到,“大容量”饮料覆盖各品类,且颇具性价比。有机薏米水2瓶1L捆绑销售,打出13元的优惠价,相当于一瓶6.5元,柠檬水吨吨桶1L装同样6元,元气森林气泡水2L装7元不到……
不止饮料企业自身,就连零售企业比如盒马、朴朴等也迫不及待推出自己的大容量饮品。
“相比之下,大瓶装的性价比更高,也更有实用性。”消费者邓女士告诉记者。
尼尔森报告显示,600~1249ml规格的大瓶即饮饮料,在所有规格中的销售额占比,从2019年的6.4%增长至2023年的11.3%。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3年1L及以上即饮茶市场份额较2018年提升6%,预计2026年将突破25%。
大容量饮品的火热,主要受几方面因素驱动。第一是大众喝水需求激增,随着健康消费意识觉醒,“多喝水”成为冉冉升起的“刚需”。大瓶装同时满足消费者一次性全天候饮水需求。邓女士称,现在一天要喝1200毫升的水,一瓶1L的养生水正好。
此外,大瓶装还是降本利器。据公开报道,1.5L饮料瓶包材成本占比仅15%,而500ml小瓶高达22%,且物流效率同步提升,1箱12瓶1L装饮料装卸次数比500ml装减少40%,仓储破损率降低15%。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繁莹)